在賣場逛了好幾圈,雖然有點混亂,
至少對最近的電腦有了一點了解。
處理器和顯示卡的部分,因為AMD裝死太久了,
所以我還是偏好Intel和Nvidia。
13代處理器和DDR5的組合目前價格偏貴只能放棄。
所以選了Intel i5-12400 + DDR4 32G的組合。
主機板因為是和各零配件配套,所以選擇有限。
支援12代處理器的主機板有H610和B660、Z690三種。
H610就是入門文書機用途,不能超頻也不支援PCIe4.0硬碟。
適合i5-12400的是B660,該有的都有。
Z690則是給進階玩家用的,一般人不需要。
主機板要注意的就是散熱與供電品質,
我也不希望用料太差結果幾年後零件壞光光。
固態硬碟要和主機板搭配。
PCIe4.0的硬碟配上只有PCIe3.0的H610主機板也無法發揮效能。
SATA SSD就選美光Micron的MX500 1TB約1900元。
M.2 SSD就選美光Micron的P5plus 1TB約2380元。
M.2 SSD要便宜就選WD SN570 1TB約1800元。(只有PCIe3.0)
顯示卡是在RTX3050和GTX1650之間抉擇,選擇條件就是$$......
雖說3C產品買新不買舊,但RTX3050近八千元實在太貴了。
RTX30505支援光追和DLSS技術,玩3A大作一定會用到。
GTX1650價差3千元,但無法特效全開。
以這樣的搭配來計算
i5-12400 / DDR4 32G / B660 / M.2 1TB / RTX3050
價格很輕鬆就會超過三萬元了。
這年頭的電腦真是奢侈品呢!
順帶一提,三萬元的品牌電腦雖然也有i7 + RTX 3060的組合,
但用的要嘛是11代處理器,再不然就是記憶體只給8GB,真的是處處都偷工減料。
DIY電腦研究中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我也是用B660,原本也是想用便宜的就好,後來想起之前那台就是貪便宜,結果整死自己,不但Ram只能裝2GB,連加裝都不行。這次學乖就提高一點預算給主機板,然後推薦選有內建無線網卡+藍牙的板子,使用上方便很多。其實隔了一年左右,有些價格已經掉很多了,像是Ram,我買的時候16GB就要1500了,現在32GB大概不到兩千,M2.SSD也是,我那時只能買500GB,而且還是Gen3而已,現在差不多的價位已經能買到Gen4的1TB了..顯卡的話,據說INTEL的Arc在中低階可以跟RTX3060一拚,雖然沒接觸過,也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優化,但價位上似乎是還能接受的程度
回覆刪除你的電腦是i5-12400 / DDR4 16G / B660 / M.2 500GB嗎?
刪除這樣確實有可能只要1萬5......
按照過去的經驗,
艾爾登法環要占用12GB記憶體,
魔物獵人世界要占用硬碟100GB,
惡靈古堡重製版特效全關就要占用2GB顯卡記憶體。
我的理想是
i5-12400 / DDR4 32G / B660 / M.2 1TB / RTX3050
不管怎麼挑都要3萬元。
也不是出不起,只是現在沒有能勾起慾望的3A大作。
暫時用筆電撐著,說不定哪天出了特別想玩的遊戲就火速跑去買了。
目前聽到吃記憶體很兇的好像是霍格華茲學園,不過我對那個系列沒什麼興趣。其實我有加HDD 2TB,拿來放些動畫跟檔案用。遊戲的話將來有需要再加一條M2或是Sata的SSD,其實也還好。倒是覺得最近的遊戲,如果沒有搖桿,玩起來都不太順暢了..但是那個價位實在是有點小貴
刪除